GB/T 5455是紡織品阻燃性能垂直試驗方法規范的一種。在中國,許多標準明確規定紡織品阻燃性能的試驗方法采用GB/T 5455。
現行的GB/T5455版本為GB/T5455-2014,替代的是GB/T 5455—1997。然而,盡管GB/T 5455-2014已經頒布3年多,一些現行國家或行業標準的紡織品阻燃的試驗方法卻仍在引用GB/T 5455—1997。
究竟仍在引用舊版內容的標準都有哪些呢?我們先用一張圖來了解下。
那么,問題來了:
這兩個版本的GB/T 5455到底有啥區別
GB/T 5455-1997名稱為“紡織織物 阻燃性能測試 垂直法”; GB/T5455-2014的名稱為”紡織品燃燒性能 垂直方向損毀長度、陰燃和續燃時間的測定“。
2.適用范圍的變化GB/T 5455-1997 “適用于阻燃的機織物、針織物、涂層產品、層壓產品等阻燃性能的測定”;GB/T5455-2014 “適用于各類織物及其制品”。GB/T5455-2014的適用范圍更加廣泛。
3.對重錘上掛鉤的要求GB/T 5455-1997中沒有對重錘上的掛鉤做明確的要求;GB/T 5455-2014對于重錘上的掛鉤的材質和尺寸做了明確要求,即每一重錘附以掛鉤,掛鉤由直徑1.1 mm、長度約76 mm,在末端彎曲13 mm成45°角的鋼絲或不銹鋼絲制成。對掛鉤材質和尺寸的明確,是對儀器設備的進一步規范,避免爭議。
4.測試樣品的調濕條件和方法的變化GB/T 5455-1997中,測試樣中的調濕條件為“試樣應按GB6529規定,在二級標準大氣中,即溫度(20±2)℃,相對濕度(65±3)%,視樣品薄厚放置8 h-24 h,直至達到平衡,然后,取出放入密封容器內,也可按有關各方面商定的條件進行處理。仲裁試驗應放置24 h”。
GB/T 5455-2014中,對調濕或干燥條件進行了分類:
條件A 試樣放置在GB/T 6529規定的標準大氣條件下進行調濕,然后將調濕后的試樣放入密封容器內。
條件B 將試樣置于(105±3)°C的烘箱內干燥(30±2)min取出,放置在干燥器中冷卻,冷卻時間不少于30 min。
5.測試樣品尺寸及數量的變化GB/T 5455-1997中,”試樣尺寸為300mm×80mm“,“經向及緯向(縱向及橫向)各取五塊試樣”。
GB/T 5455-2014是根據調濕條件的不同,而選擇不同的試樣數量:
條件A:尺寸為 300mm×89mm, 經(縱)向取5塊, 緯(橫)向取5塊,共10塊樣品。
條件B:尺寸為 300mm×89mm, 經(縱)向取3塊, 緯(橫)向取2塊,共5塊樣品。
6.對氣體的描述的變化GB/T 5455-1997的氣體表述為 “工業用丙燒或丁烷氣體”;GB/T 5455-2014對氣體的表述為“根據調濕條件選用氣體,條件A選用工業用丙烷或丁烷或丙烷/丁烷混合氣體;條件B選用純度不低于97%甲烷”。
GB/T 5455-1997中,試驗人員可以自主選擇丙烷或者丁烷,而GB/T5455-2014則需要根據高濕的條件選用氣體。這樣的變化,可以避免由于選用不同氣體而造成的結果差異,有效的避免了爭議的發生。
7.點火時間的變化GB/T 5455-1997規定的點火時間:”點燃時間設定為12s”;GB/T 5455-2014規定的點火時間:”點火時間根據選用的調濕條件確定,條件A為12s,條件B為3s”
8.試驗結果的變化GB/T 5455-2014增加了一種結果的計算方式:“條件B:計算5塊試樣的續燃時間、陰燃時間和損毀長度的平均值,結果精確至0.1 s和1 mm。
9.其他變化1)GB/T 5455-2014刪除了GB/T 5455-1997中的“續燃”和“陰燃”兩個術語,增加術語”點火時間”;
2 ) GB/T 5455-2014將垂直燃燒試驗箱構造圖進行了修改,刪除了“控制板”部分,刪除了“頂板”、“安全開關”等表述,并且單獨以圖2示意“試樣夾”;
3)GB/T 5455-2014在“點火器”結構圖中,明確了點火口的角度,即“管頭與垂線成25°角”,并且要求“可控制點火時間精確到0.05s”;
4) GB/T 5455-2014增加了“損毀長度測量”示意圖,方便了試驗者對于損毀長度的理解,統一了不同試驗者的操作手法。
總結:
GB/T 5455-2014與GB/T 5455-1997的主要區別在于GB/T 5455-2014增加重垂上掛鉤的要求,增加了一種調濕或干燥條件及其對應的測試樣品的尺寸及數量、使用的氣體、點火時間,測試結果計算公式都有一些變化。這些變化,使得新舊兩個標準的測試結果存在一些誤差。
GB/T 5455-2014生效已經3年多了,從方便操作、減少爭議的角度,我們更希望有關標準制定單位能盡早將還在引用的GB/T 5455-1997標準修改為GB/T 5455-2014,畢竟GB/T 5455-2014的要求更加科學、實用、合理,也更符合行業發展需要。
作者簡介:
呂東清,嘉興市新加新化工有限公司創始人,塑道學苑特約作者。自2000年自主創業開始接觸紡織助劑以來,在紡織助劑尤其是阻燃紡織領域深耕超10年以上,對中國乃至世界各國范圍的紡織品阻燃標準有著較為全面的了解和認知,對于阻燃劑在紡織產業中的應用有著較為豐富的經驗。
聲明:本文內容系作者呂東清原創并授權本公眾號編輯排版后發布,未經同意不可作其他用途,如需轉載請聯系我們獲取授權,并注明原作者及編輯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