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是指分子鏈中含有碳酸酯基(—COO—)的高分子化合物,是一種性能優異的耐用型熱塑性工程塑料。從用量看,PC是我國五大通用工程塑料中用量最大、增長最快的品種,幾乎已經占到全部工程塑料總用量的半壁江山。PC的上游是雙酚A,其產業鏈一般為苯/丙烯-苯酚/丙酮-雙酚A-PC。PC具有良好的力學性能、光學性能、熱性能和阻燃性能等,下游應用領域廣泛,主要需求來自于電子電器行業,占比約為29%,其次用于板材/片材/薄膜,占比約為19%。未來PC的應用領域將繼續向高功能化和專用化方向發展,預計在板材、交通工具塑化輕質的應用進一步提升。
全球PC產能在向亞洲轉移中穩步增長
自2017年起,全球PC的總產能已經超過了500萬噸/年,生產裝置主要集中在西歐、北美和東北 亞地區。近幾年來由于亞洲特別是中國需求的驅動,PC的投資和生產重心向中國、印度、泰國等國家轉移。預計2021年全球產能將突破600萬噸/年,開工率近年來維持在80%左右。全球PC市場需求旺盛,2018年總需求量約為450萬噸,根據行業估算,2023年有望達到550萬噸。我們預計2021年全球總需求約為500萬噸,假設PC平均價格2萬元/噸,市場規模約為1000億元。
國內產能約占全球的 1/3,且仍在快速擴張中
2020年我國PC的產能為185萬噸/年,全球占比約為31%。同時在建和擬建的PC項目眾多,如浙江石化的52萬噸/年,中沙石化(天津)的26萬噸/年,海南華盛的52萬噸/年,平煤神馬集團的40萬噸/年。未來三年內,國內產能將突破300萬噸/年。近年來國內PC產量及消費量整體呈現穩步上漲的趨勢,2020年由于疫情影響,產量下滑至82萬噸,表觀消費量下滑至220萬噸,但是對外依存度一直維持在60%左右。后續隨著新增產能的陸續投產,預計國內PC產量將大幅增長,進口量快速下降,對外依存度隨之下滑。若下游無新增大型應用市場出現,預計3-5年內國內將達到供需平衡,并最終變為凈出口國。目前主流的雙酚A型聚碳酸酯的工業化生產工藝有兩種,界面縮聚法和熔融縮聚法。
界面縮聚法采用光氣與雙酚A在堿性氫氧化物和惰性有機溶劑存在下通過界面縮聚反應合成PC。帝人、三菱瓦斯、魯西化工和萬華化學等企業采用該工藝路線。光氣法對工藝技術、環保等要求比較高,但是所生產的產品質量也比較高,在未來國內產能快速增長的背景下,我們認為其競爭優勢來源于產品高端化。熔融縮聚法采用碳酸二苯酯(DPC)與雙酚A在催化劑作用下先經酯交換反應,再經縮聚反應合成PC,副產苯酚??扑紕?、中石化三菱化學、浙鐵大風等均采用該工藝路線。熔融縮聚法根據制備DPC的路線不同,又可以分為光氣路線和非光氣路線。由于光氣劇毒且運輸危險,光氣路線受到限制越來越多,目前國內新生產商包括浙江石化、利華益等公司越來越多使用碳酸二甲酯(DMC)作為原材料的非光氣熔融酯交換工藝路線。由于技術路線所限,產品多為通用型,同樣在未來國內產能快速增長,而且66%是熔融縮聚法工藝的背景下,我們認為其競爭優勢來源于低成本。
塑道學苑通過不斷創新,努力成為火安全材料領域一站式服務品牌領導者。
速測100材料測試平臺是塑道學苑踐行為所有材料人群提供優質服務宗旨邁出的重要一步。咨詢熱線:0512-69153465。更多測試資訊請訪問速測100材料測試官方網站:www.suce100.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