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外滌棉織物阻燃劑可歸結為以下三大類:含磷和含氮類阻燃劑系列、在含磷及含氮阻燃劑中加入鹵素(溴)的阻燃劑系列和含銻及含溴化合物阻燃劑系列。后一類阻燃劑是三氧化二銻和芳香族溴化物的混合物,它們具有協合阻燃效應。這類阻燃劑得到重視,例如美國White公司的CalibanF/RP-44和德國Schill&Seilacher公司生產的Flacavon阻燃劑等。
1、阻燃整理工作液的研制
本文選用三氧化二銻和芳香族溴化物十溴聯苯醚的混合物為阻燃劑。先將十溴聯苯醚和三氧化二銻按一定比例混合為預制劑DS,再添加相關助劑配制為工作液。
預制劑DS中的鹵素和銻的摩爾比為3∶1,折合為十溴聯苯醚和三氧化二銻的重量比為2∶1時,其協合阻燃效應最好。十溴聯苯醚和三氧化二銻都是固體粉末,不具有水溶性,需要將之研磨制成細度小于1m的分散乳化液才能有效應用于軋-烘-焙阻燃整理工藝。
2、工作液的配制
工作液配制要解決的關鍵問題是:一定濃度的工作液在常溫下具有相對穩定性,不破乳分層和受軋輥擠軋不破乳,才能用于生產實踐。因此,選擇適合的乳化劑和高速剪切攪拌是關鍵。從眾多的乳化劑如JFC、OP、NNO、太古油、平平加O等進行對比試驗,尋求到乳化穩定劑A(平平加O和某種膠體保護劑的混合物)可使工作液在常溫下穩定三天以上不破乳分層并能耐軋輥的擠軋。
3、工藝路線和阻燃整理工藝條件探討
作為一種滌棉混紡阻燃產品,除了要獲得特定的阻燃效果之外,還要具備一定的耐洗性和良好的手感,為此設計如下工藝路線:
織物前處理→堿減量處理→(染色)→浸軋阻燃工作液→烘干→焙烘→皂洗→烘干→拉幅定型→(印花)→柔軟整理→軋光→復制→包裝成品.阻燃工藝條件采用軋-烘-焙阻燃工藝路線,通過小樣試驗,先以簡易垂直燃燒法測試織物燃燒后的炭長和陰燃時間(根據國標GB5455-85)來評判阻燃效果,以確定工藝配方和工藝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