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導讀:據新華網報道,俄羅斯西西伯利亞南部城市克麥羅沃一家購物中心(4層建筑)的頂樓3月25日發生一起重大火災,造成53人死亡,43人受傷,另有約70人下落不明。據大火親歷者說,火災發生時商場既沒有火警響起,也沒有人群疏散廣播,有人甚至選擇了跳窗逃生...
當前城市發展隨著其建設進程腳步不斷加快,建筑物密集程度也越來越高,而高層建筑在現代化程度較高的城市里已經變得隨處可見。世界范圍內,高層建筑正朝著現代化、大型化、多功能化的方向發展。
但高層建筑普遍樓層高,結構復雜,一旦面臨火災極有可能造成巨大的人財損失,因此其消防安全問題一直以來就是一個各國城市管理機構面臨的重大難題。那么高層建筑發生火災一般有哪些特點呢?
一般來講,高層建筑發生火災有以下幾個特點:
1、可燃物多, 火勢蔓延迅速高層建筑結構中的可燃物種類和數量相比低層建筑更多,這使得火災發生后的火勢傳播蔓延速度因此大大提升,并且當發生火災時,由于大量可燃物的燃燒,往往伴隨著濃煙滾滾,燃燒過程相對猛烈;
2、高度高, 結構復雜, 疏散困難高層建筑結構相對比較復雜,不利于及時疏散。一般來講,樓層數越高,進行疏散所需移動的距離也越長,因此將受困人群疏散至安全地帶所,擺脫危險所需要的時間也會延長,而時間對于火災后果有著直接影響;
3、火災撲救難度較大高層建筑發生火災時,滅火救護設施往往不容易達到建筑高度,因此, 撲救高層建筑火災主要立足于室內消防給水設施,但由于受到各種條件的限制, 如水壓等,撲救的難度通常都很大;
4、發生火災概率較大高層建筑結構一般較為復雜, 電氣設備繁多, 存在多種潛在著火源。再加上可燃物種類和數量,使得火災發生的概率相比低層建筑明顯要高。
沒有火災就沒有傷害。那么作為世界性難題,各國政府為保證高層建筑火災安全都有哪些指導原則、對策和各自的“撒手锏”呢?
我國
1、建筑主體結構必須具有足夠的耐火穩定性
建筑消防設計的時候,建筑的主體結構要嚴格按照《高層民用建筑設計防火規范》來進行設計,保證主體結構的耐火穩定性以促進火災過后的修復;
2、保證防火分隔到位,切斷火災蔓延途徑
從設計上做好高層建筑內的防火分隔,豎向防火分隔(樓梯間、電梯井、排風道等豎向井道的防火封堵)與水平防火分隔(將高層建筑內的大空間,有機地劃分成若干個小的防火區域)相結合;
3、合理設計安全疏散,確保逃生通道暢通
根據建筑物的使用性質、容納人數、面積大小以及人們在火災中的生理和心理因素特點,結合對火災蔓延和煙氣流動及疏散形式進行預測,合理設置安全疏散設施,提供合理的疏散方法。在我國大部分高層建筑的安全疏散設計采用的是處方式設計方法,即依據《高層民用建筑防火設計規范》等現有的規范和標準設計疏散設施的設置方式和數量;
4、強化監督管理,保障消防設施完好
做好高層建筑消防設施保障,消防設施單位制定嚴格的消防安全制度和消防安全操作規程,落實檢查制度;不斷強化監督管理,保證建筑消防設施良好的運行狀態和可靠性能,讓高層建筑消防設施擔負起建筑防火的重任。
美國
特色:注重意識宣傳并強制設備安裝
美國比較重視對孩子的防火教育,堅持防火 “從娃娃抓起”;宣傳部門有時會把郊區廢宅改造為普通民宅,并在公眾面前點燃,以提高公眾對火災危害性的認知;高層建筑經常進行火災“逃生”演練;設立自動消防安全電子訪問臺,便于發生險情時能迅速召集力量進行滅火與救援;設立防火法規并強制規定高層民用建筑都必須安裝火災自動報警系統、自動滅火裝置,緊急照明設備、緊急排煙設備和安全疏散設施。
日本
特色:大力建設消防通信設施體系
日本消防通信設施不設全國統一的配備標準,而是由各市町村根據各自需要,委托有關設備供應商設計安裝。各地消防通信設施的種類、功能也各不相同,但一般都具有能迅速確認災害發生地點、指令自動化、車輛出動控制自動化、消防指揮中心和災害現場情報交換快捷便利等特點。
德國
特色:設置防火專員崗位
設置防火專員崗位是德國消防安全的一大特色。防火專員是由企業書面委任并經過特別培訓的專業人員。德國聯邦政府對企業防火專員的設置沒有統一規定,各州可在各自的消防安全法規中做出規定。
韓國
特色:企業負責消防檢查
韓國的消防設施檢查具有制度化、市場化特點。鑒于消防部門人力有限,韓國將消防設施檢查工作交給企業,每棟高層建筑都由相應的安全設施管理公司負責。一旦發生火災,安全設施管理公司首當其沖將被追究是否盡到相應義務。
以色列
特色:目標將高層建筑火災發生率降到較低
以色列消防部門一方面將高層建筑作為防災和逃生演練的重中之重,定期在高層建筑內舉行消防演習,針對建筑具體特點制定操作性強、成功率高的逃生方案;另一方面設定的高層建筑消防設施配備標準也非常高。
火起于幽微,災緣于疏忽。火災安全,尤其是高層建筑火災,往往會造成不可估量的后果。慶幸的是,各國政府大多根據自身國情況,制定出了極具特色且合理的消防政策。相信隨著大家防火意識的提高和消防資源的完善,高層建筑火災發生的概率在未來會進一步下降。
文章內容系塑道學苑原創出品
如需轉載請聯系我們獲取授權
塑道學苑通過不斷創新,努力成為火安全材料領域一站式服務品牌領導者。充分融合移動互聯新技術的優勢,堅持內容價值性導向的原則,致力于帶給行業人嶄新的知識學習體驗、專業的產品技術服務、全面的產業思維提升,讓更多業內人士專業知識儲備獲得提高,產品技術問題獲得解決,企業核心競爭力獲得提升。
迄今,塑道學苑已推出內容傳播,交流培訓,材料檢測三大品牌服務。咨詢熱線:0512-62982691
更多信息請訪問塑道學苑官方網站:www.iayo.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