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日,工信部在官方網站上連續發布了五份行政處罰決定書。這五份行政處罰決定書的處罰對象,均為汽車生產廠家,分別是:揚州亞星、桂林大宇、上海萬象、唐鴻重工、唐山亞特。值得一提的是,這其中有兩家是因為汽車內飾的阻燃性未達標而得到處罰。
桂林與上海這兩家車企因內飾阻燃未達標被處罰,讓整個汽車產業再次認識到,內飾乃至整車的阻燃防火,仍然是國家在汽車行業管理監督的重點。尤其,近幾年客車燃燒事故頻發,如2016年湖南郴州宜章縣境內發生的客車起火事故,造成35人死亡,13人受傷的慘痛結果。
其實,專門針對客車內飾材料燃燒特性的行業標準已經出臺,國家標準也即將頒布。2017年4月1日,由全國汽車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客車分技術委員會提出并歸口,交通部頒布的JT/T 1095-2016 《營運客車內飾材料阻燃特性》正式頒布執行;由工信部牽頭的《客車內飾材料的燃燒特性》的國家標準也即將頒布實施。新的國家標準、行業標準,對涉及客車內飾使用的所有紡織材料,規定必須滿足水平燃燒特性、垂直燃燒特性、煙密度等級(SDR)、極限氧指數(LOI)四項阻燃指標的相關要求。
延伸閱讀:新能源汽車如今這么火?作為阻燃人不得不知道的汽車內飾阻燃標準!
《客車內飾材料的燃燒特性》國家標準和JT/T 1095-2016 《營運客車內飾材料阻燃特性》交通行業標準中對客車內飾所用紡織材料的阻燃特性要求也做了相關要求。
國際對客車內飾紡織材料的燃燒特性要求
行標JT/T1095對客車內飾紡織材料的阻燃特性要求
新的國家標準、行業標準,較之前單一的采用GB 8410-2006評定汽車內飾材料的阻燃性能有了提升,那么面對這些標準,車企們除了努力開發好產品以外,還可以有什么好的措施來確保達標呢?這里我們提一個建議,那就是結合法規標準,建立一個更優的汽車內飾燃燒性能企業標準,在預處理方式和產品測試數量做增加,并嚴格執行。我們以通用標準GMW 3232—2011、大眾標準TL 1010—2008[1]和豐田標準TSM 0500G—2010為例。
汽車在使用中,內飾材料會因陽光照射、溫度變化、風吹雨淋等外界條件的影響,外觀會發生變化,相應的內在質量和性能也會受到自然氣候的影響而有所變化。因此,企業標準里一般會對內飾材料進行人工老化試驗,并對老化試驗后的產品進行燃燒性能測試。如GMW 3232—2011是將樣品放置在溫度(40±3)℃、相對濕度(93±5)%的條件下48h再放置在(90±3)℃的條件下168h,TSM 0500G—2010是將樣品放置溫度(70±2)℃下366h,再在溫度(20±5)℃、相對濕度(50±5)%條件下調濕24h后試驗,而現代企業標準通常則是將樣品放在80℃下168h作為老化條件。
標準規定燃燒測試都是材料不同的方向(對于紡織材料就是經緯向)分別測試5塊樣品,但GMW 3232—2011規定在仲裁試驗的情況下要至少測試20塊樣品,在普通測試時,5塊樣品中有3塊的燃燒情況可以記錄數據計算出燃燒速度,而這3塊樣品的燃燒速度有一塊超過75mm/min,則要在此方向加做5塊試樣;TSM 0500G —2010規定每個方向測試5塊樣品,若其中有樣品的燃燒速度超過60mm/min而未到80mm/min,則加做5塊樣品,若加做的5塊樣品中有樣品的燃燒速度超過80mm/min,則再加做20塊樣品;若初始測試的5塊樣品中有樣品的燃燒速度超過80mm/min,則直接加做25塊樣品。
對于燃燒速度,這些企業標準基本是綜合了各個國家的技術法規要求后進行。TL 1010—2008規定樣品不燃燒、自熄不用記錄燃燒速度,或者樣品的燃燒速度小于100mm/min都是合格,GMW 3232—2011除了規定樣品的最大燃燒速度小于100mm/min,還考慮到異常值出現的情況,規定樣品燃燒速度的平均值加3倍標準偏差的數值也需要小于100mm/min。
總體而言,優秀嚴格的汽車內飾燃燒性能企業標準,能夠幫助我們的車企把好產品檢驗關,從而更有信心的通過國家各類標準測試。此次工信部的行政處罰決定書讓整個汽車行業和消費者再次認識到客車內飾材料阻燃的重要性,相信越來越多的人會重視并參與到汽車內飾的防火阻燃工作中來。
塑道學苑通過不斷創新,努力成為火安全材料領域一站式服務品牌領導者。充分融合移動互聯新技術的優勢,堅持內容價值性導向的原則,致力于帶給行業人嶄新的知識學習體驗、專業的產品技術服務、全面的產業思維提升,讓更多業內人士專業知識儲備獲得提高,產品技術問題獲得解決,企業核心競爭力獲得提升。迄今,塑道學苑已推出內容傳播,交流培訓,材料檢測三大品牌服務。咨詢熱線:0512-62982691
更多信息請訪問塑道學苑官方網站:www.iayo.com.cn